第51章 细节决定一切
“对,你们看过哑剧表演《吃鸡》嘛,那就是无实物表演,但是你们看了就知道是吃鸡,因为他吃过鸡,知道鸡怎么吃,人们也吃过鸡,知道表演的人演的也是吃鸡的动作。吃鸡肉是什么感觉,什么东西,吃到鸡脆骨是个什么感受什么动作,吃到筋啃到难啃的地方,是个什么样子什么东西,观众一看就知道了。
所以细节是最重要的,怎么注意这些细节,就是你得懂生活,知道怎么干活,怎么为什么要这么干。
就像是以前历史里说的,咱们的茶叶运送去国外,老外把茶叶煮了,水到了之后,吃茶叶。那些老外来咱们这边,吃粽子连皮一块吃。
所以你们要是真想演好《摇橹捕凤》就要懂一些东西。比如怎么用船上的杆子划船,它就着这么撑篙嘛?内行的一看,就知道你们不会。”李江河做了一个撑篙的动作。
因为看不见河底是什么情况,哪里深,哪里浅,一般撑船的都会用篙子先探一探河底,篙子一杵感觉河底硬就可以撑船前进;篙子一杵感觉河底有点阻力,用力还可以杵进去,那就是河底有淤泥粘性大,肯定不能撑船,这样篙子插在淤泥里拔不出来;篙子一杵探不到底,那就是这一块深,就不能再撑篙子了。
渔翁在表演的时候,这些细节你都得做出来,这些才是关键,才是高跷戏好看的地方。这些动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,和老百姓息息相关,有懂行的一看,细节到位演的真好。不懂行的一看比那些没细节的热闹,好看,这就算成了。
还有渔翁撒网,渔网都是叠放在船上的,先要抖开,抖不开的地方还要择网捋顺,渔网捋顺了,怎么搭在胳膊上,要一点一点的往上搭,捋着渔网这么来。要撒网的时候该怎么撒?怎么个转身,怎么用腰的力量,怎么将网旋出去。旋出渔网后你的动作是什么?这些都是需要细节的。”李江河又当场演示了渔民撒网捕鱼的动作,并且讲解了这些动作的作用。
李江河讲的非常仔细,也讲的很认真,长青高跷队的队员们,乌溜溜的眸子里都透着求知欲。
李江河比郭银邦讲的还要仔细和通透,这就说明李江河比起郭银邦更了解高跷戏,研究的更深,他也是从心底喜爱高跷戏的。
别看他现在嘴上说着不参与高跷圈子里的一些事情,但是李江河却默默的研究着喜爱的事情,尤其是汪洪桐请他来以后,就爽快的答应下来教导,这就说明这位心口不一,心里的那团火还没有灭。
郭银邦和李江河开始给长青高跷队纠正了《摇橹捕凤》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细节。在这欢快的气氛中时间过的飞快,很快就到了中午。
这次陈晨做东,请几位老师傅一起去吃饭,并且点了很多好菜。
“小陈你发财啦,今天点这么多?”汪洪桐看着这一大桌子的饭菜,皮皮虾、大海蟹、汪子虾都是应季的海鲜。
虽说十月就快到了休渔期了,但是海鲜还是很多样的,尤其是在蛤沽镇,但凡婚丧嫁娶都要上海鲜才不失主家的体面。
蛤沽镇有一句老话,借钱吃海货,不是不会过。这句话就可以说明,海鲜在蛤沽镇人的心中是个什么样子的地位了。
就算不是吃海鲜的季节,蛤沽镇人也会拿出腌好虾酱、螃蟹酱佐餐,晒干的虾干、鱼干、小墨斗干做菜做汤。
蛤沽人很喜欢吃这一口鲜亮劲儿。
“小陈今天不过啦,不用弄这些,你这也太破费了。”孙胜平也有些不好意思,没想到今天陈晨会这么破费。
别看十月还没有到休渔期,可是海鲜的价格也上来了。量最大价格最便宜的时候,应该是八九月份。
这一桌子菜没有个一千大几是真下不来的。
“今天我高兴,也是为了感谢各位老师傅,能够这么尽心尽力的帮助我们长青高跷队,不然我们不会进步的这么快,而且我的软件也卖出去了,今天各位老师傅就当给我庆祝了。”陈晨端起一杯饮料,向着各位老师傅说。
其实陈晨这次请客,是专门感谢这几位老师们的,只要打个电话,老师傅们年纪这么大,还马上赶过来,实在是让陈晨感动。
但是这么说又怕几位老师傅心里过意不去,只好加上了后面这个理由。
听到陈晨说是为了庆祝把软件卖出去,老师们的脸才好看了许多。
汪洪桐乐呵呵的举起杯:“今天咱们就不喝酒了啊,下午咱接着练,我倒要看看,整出《摇橹捕凤》出来到底是个什么样!”
“对,下午再捋一遍第三四五幕,基本上就可以开始走整套的戏了。”郭银邦点点头。
“我下午也不走了,跟着你们捋《摇橹捕凤》,多少年都没演过了,如果不是小赵和小陈把戏弄出来,估计我这辈子也看不上《摇橹捕凤》了。”李江河看着是说说笑笑,可是里面却夹杂了些许伤感。
“嗯,下午也不喝了,我和孙老爷爷卖卖力气,总不能白吃人家小陈的饭。”林木同还是说着大实话。
“对,和小桥家一样,饭不能白吃,咱们干活!”孙胜平也举起了杯和众人干杯。
长青高跷队的包间中热热闹闹,众人也吃的热火朝天,好菜好饭,再加上长身体的孩子们饭量大饿得快,感觉在这间包厢里吃饭和打仗似的。
而隔着两个包厢的另外包厢里长歌老高跷的队员们也在吃饭,前两天一家企业开业,邀请他们去商演,一场下来赚了两千元。
这点钱分下去,一个人也分不了多少钱,所以拿出一部分做团建还是很不错的。
古天明坐在主位,身旁坐着周端午,饭菜已经上桌,只是比起陈晨那一大桌还是略显寒酸,基本都是家常菜,也算是可口下饭。
“周师傅,这两天我们照着你给的笔记练了一下《摇橹捕凤》感觉有些不太对呢?”古天明给周端午倒了杯饮料。
“哪里不对了?”周端午疑惑的看着古天明。
“我感觉这《摇橹捕凤》就是《摸鱼》、《捕凤》、《公子逗老作》的集合体,而且里面的几个场面还有些缩短。”古天明将疑惑直接说了出来。
周端午一听心里也是一沉,这是他弄出来的简化版,没想到里面简化的地方还让古天明发现了。
“想当初我也是这么询问老师傅们的,老师傅告诉我《摇橹捕凤》是高跷戏里一出整戏,如果想完整的演出来至少要四十多分钟,所以里面这些简化,都是为了压缩时间。”周端午扯出了一个合理的幌子。
“那就是把这几场单场面都连着演一遍啊?”古天明感觉真正的《摇橹捕凤》不是这样的,但是他根本就没看见过《摇橹捕凤》演过,只能将信将疑的。
“其实说白了这些单场面就是从《摇橹捕凤》里拆出来了,老师傅们又把拆出来的进行了加工、演化,这样时间短,还热闹,就不再演《摇橹捕凤》了。”周端午说的并不全是假话,只是在假话里掺了真话。
“中午吃完饭,周师傅一起去会所,给我们指导指导。”古天明还是不想放过周端午,只给了一本《摇橹捕凤》笔记,就要分走一半的奖金,和今后的演出分成,如果不让他出出力的话,古天明觉得挺亏的。
“没问题,我给你们捋一下,不过我也只是听老师傅们说的,并没有演过《摇橹捕凤》啊。”周端午先打好预防针。
“没事儿,那也比我们都没听老师傅们讲过的强吧。”古天明笑呵呵的给周端午夹菜。
吃饭还是很快的,等长青高跷队吃完之后,桌子上杯盘狼藉,就像是餐馆被抢劫了一样。
陈晨看了看时间,借上厕所的名义去结了账,然后回到包厢准备回队部了。
长青高跷众人走到饭店门口,正好碰上也正好走出来的长歌老高跷队的众人。
对于长歌老高跷队的众人赵雷和陈晨一个都不认识,他们不认识汪洪桐、李江河、郭银邦这几位老师傅可是太熟悉了。
双方忽然碰到,脸上都露出了尴尬表情,尤其是古天明看到李江河后更是愣了一下。
“汪老爷、孙老爷、林三爷、郭师傅、李师傅你们这是一起过来吃饭啊。”古天明还是有外面的,没等这几位老师傅开口他先开口示好。
“古会你们也过来吃饭,这么巧啊,我们就是朋友聚餐。”汪洪桐笑呵呵的开口。
“朋友聚餐啊,这场面挺大的,我还以为您老几位收徒呢。我还在想,长歌的老师傅们收徒怎么也得喊我啊。”古天明笑着回讽了一句。
“你还管的挺宽,就算我们真收徒,你插不上手啊。”李江河本来就和古天明不对付,他当会头的时候,就是古天明联合人一块排挤他,最后把他挤出了长歌高跷队。
“我怎么现在也是长歌老高跷的会头啊,咱们老师傅收徒,我能不参与嘛,我得见证和送上祝福啊。”古天明笑呵呵的回怼。
“诶,如果我没看错的话,这些小伙子们应该是蛤沽镇新成立的长青高跷队吧,那个小伙子不是长海少年高跷队的武庆嘛,你退出长海加入长青了?”就在李江河与古天明剑拔弩张的时候,周端午忽然出声。
